您好,歡迎來到農(nóng)機1688網(wǎng)!  |  官方微信
     手機版

咨詢熱線

18701651688

憶當年河南拖拉機手“走睡”七公里

   2016-12-06 大河報張鴻飛4420
核心提示: 今天,從河南省會鄭州直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首府烏魯木齊,需要4個多小時,乘火車需要30個小時左右。
   今天,從河南省會鄭州直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首府烏魯木齊,需要4個多小時,乘火車需要30個小時左右。而在60年前,河南志愿到邊疆屯墾戍邊、保衛(wèi)邊疆的支邊青年,走了15天還要多。資料顯示,僅1956年5月6日至6月15日,鄭州火車站就發(fā)出46趟專列,給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送去了5萬多名河南支邊青年。這些風華正茂、滿懷豪情壯別故鄉(xiāng)的中原兒女,用雙手把天山南北的亙古荒漠變成了萬頃良田。
 
  在紀念河南支邊青年進疆60周年的日子,大河報特派記者走進兵團,重尋數(shù)萬河南支邊青年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……
 
  支邊援疆記
 
  據(jù)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大事記(1956年)記載:9月11日《新疆日報》報道,5.5萬多名志愿參加邊疆建設的河南支邊青壯年,全部到達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。經(jīng)過分配,有近兩萬人留在了農(nóng)八師石河子墾區(qū),1.5萬多人到達農(nóng)七師車排子、奎屯等墾區(qū),其他被分配到了農(nóng)一師、二師、四師、六師,及瑪納斯河、烏河水利工程處等。
 
  “當年,想來兵團支邊的年輕人很多,但可不是你想來就能來的。”段德普1956年來兵團前,已經(jīng)擔任了村高級合作社青年生產(chǎn)隊隊長,還入了黨。
 
  段德普今年78歲,禹縣(現(xiàn)禹州市)花石鄉(xiāng)王橋村人,1956年,全縣有幾千人報名,最后,只確定了兩千多人。
 
  張長治,1956年離開河南進疆來到石河子墾區(qū)時,他的老家還叫鞏縣(現(xiàn)鞏義市),2006年記者赴石河子參加河南支邊青年慶祝進疆50周年活動時,采訪過這位老人。如今,60年過去了,老人說起往事,依然記憶猶新。
 
  當年,張長治是以調干的身份帶著973名鞏縣鄉(xiāng)親離開家鄉(xiāng)的,出發(fā)前,縣里給每個人發(fā)了5元生活補貼。張長治告訴記者,下了火車換了汽車就走上了一條簡易的土路,走過星星峽,到了一處陡峭的懸崖時,他們乘坐的卡車方向盤突然失靈,七扭八拐,幸好右前輪被一塊大石頭擋住了,才沒翻落下懸崖。
 
  人物影像志

  一招“黑虎掏心河南娃被贊”術,“小羅成”
 
  在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的墾荒史上,有一個羅成式的傳奇人物,他就是馬太生。
 
  馬太生,1941年出生在鄧縣文曲馬莊一個回族農(nóng)民家里。1956年6月,15歲的馬太生響應屯墾戍邊、建設邊疆的號召來到了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農(nóng)八師(現(xiàn)第八師)石河子墾區(qū)。1957年12月,修建莫索灣大渠的戰(zhàn)斗打響了,馬太生所在的莫三場工程隊,也在老軍墾戰(zhàn)士的帶領下加入了修渠的大軍。
 
  時值寒冬,氣溫可達零下47攝氏度,紅焦土地面被凍得比石頭還堅硬。馬太生說,掄圓了雙臂,揮著十字鎬刨下去,地上只留下一條白印子,“當時修渠開挖土方,每天每人定額1.5立方米,照這樣下去,怎么能完成任務。”
 
  下班了,愛動腦筋的馬太生獨自留在工地,動開了心思。從戈壁灘上撿來梭梭柴,堆成一堆點燃后,馬太生看著燃燒的梭梭柴和漸漸被烤化的地面,想到了一個主意。
 
  第二天,馬太生個來到工地,并在工程隊擺擂——看誰一天能挖土10立方米。戰(zhàn)友們被他感染了,有15人參加打擂。當日,工效提高了80%,完成定額任務量的192%。
 
  馬太生榮獲了一面紅旗,由他創(chuàng)造的“架柴烤凍土,凍土烤化,挖空凍土、下層掏暖土”的“戰(zhàn)法”,也被形象地總結為“黑虎掏心”術在工地推廣,工效整體提高了10倍。
 
  戰(zhàn)友們親切地把馬太生和傳說中的好漢羅成相提并論,稱其為“小羅成”。
 
  工地宣傳員編成的快板書《歌唱小羅成》在工地演唱后,“小羅成”馬太生的名號遂響遍了莫索灣修渠工地,以及整個石河子墾區(qū)。
 
  歲月無聲,記憶有痕。馬太生那張胸佩獎章的照片和一張張獎狀,永遠保留在了兵團軍墾博物館,無聲地講述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。
 
  拖拉機手熬出來的“走睡”法,當年火了
 
  河南支邊青年進疆的第二年,寶豐縣高皇廟鄉(xiāng)大胡莊村走出來的徐貴,被抽調到石河子總場三分場機耕隊學開拖拉機。
 
  上世紀50年代,兵團的農(nóng)業(yè)機械化程度在來說都是比較高的,既有拖拉機,也有康拜因(聯(lián)合收割機)等大型農(nóng)業(yè)機械。
 
  單位領導選調18歲的徐貴當拖拉機手有兩個原因:一是老實、能干,二是讀過書。
 
  第二年,徐貴就當上了蘇制鏈軌式拖拉機手,第三年又擔任了車組的班長。
 
  1965年進疆的朱敬林告訴記者,當時,石河子總場一個分場有五六萬畝土地,而拖拉機只有7臺。在機械少、機耕任務繁重的情況下,徐貴車組的5個人和所有的車組一樣,人分白天、黑夜兩班倒,人歇,拖拉機連軸轉,不休息。
 
  一次,徐貴和同事在距離連隊有七八公里遠的一塊地作業(yè)時,拖拉機出了故障。為了盡快恢復作業(yè),徐貴和同事連續(xù)兩天兩夜搶修拖拉機。完工后,實在太累,疲勞得眼皮直打架,但又必須徒步一個多小時趕回駐地。
 
  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路上,熬得實在受不了的徐貴想出了一個辦法:兩人一前一后,前面的睜著眼帶路,后面這一位把手搭在前面同伴的肩膀上,閉著眼跟著走。就這樣走一段,換一換,再走一段,再換一換。你可別小看這招邊走邊睡的辦法,還真靈,一舉兩得。
 
  邊走邊睡的辦法傳開了之后,竟然贏得了普遍的效仿。大伙兒還給這種辦法起了名兒——走睡。
 
  現(xiàn)在想來,人要被熬成什么樣,才能進入和適應“走睡”的狀態(tài)呢?
 
  沒下過大田,卻見過生死的筑路架橋人
 
  李宏偉1956年進疆時是新野縣歪子鄉(xiāng)的團支部書記,帶了從全鄉(xiāng)數(shù)百人中遴選出來的39名同鄉(xiāng)。
 
  到達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之后,19歲的李宏偉沒有如愿像其他支邊青年一樣奔赴墾荒線,去大田里勞動,而是被調往烏庫天山公路工程指揮部。
 
  烏庫公路從烏魯木齊向南,經(jīng)過趙家莊,順白楊河向上,再穿過前峽后峽,翻過冰封達坂,到達南疆的庫爾勒市。烏庫公路的施工路段,大多地處天山深處,常年積雪,海拔4000多米,空氣稀薄。施工部隊輾轉于懸崖峭壁、深山峽谷之中,劈山開路、架橋。
 
  李宏偉說,在半山腰開路施工爆破,戰(zhàn)友們打眼、裝藥、點火都是用一根保險繩拴在腰上,懸吊在半空中作業(yè)。
 
  李宏偉清楚地記得,一天中午,由于山中霧氣太重,難以找到準確的爆破點,十工段五班的戰(zhàn)友們一次又一次地試點,不料炸藥提前爆炸了,5名戰(zhàn)友當場獻出了生命。
 
  “河南來的戰(zhàn)友李光虎才17歲,前一天還讓我?guī)退o母親寫了一封信。”李宏偉說,第二天,開追悼會,“一千多戰(zhàn)友的哭聲在山谷里回蕩,想到這些,我每次都淚流滿面”。
 
  史料記載,施工部隊經(jīng)過17個月的奮戰(zhàn),完成烏庫公路主干線244公里,支線90公里,橋梁29座,涵洞128座,使這條橫貫天山的交通干線于1958年4月第二次全線通車。在兩次修建烏庫公路中,有58人獻出了生命。
 
  1958年春,烏庫公路剛舉行了通車典禮,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黨委又把修建蘭新鐵路的工程任務交給了兵團。
 
  “前后峽開來的汽車滿載著士氣高漲的筑路官兵,雖然沒來得及休整,但每一輛汽車上都插著紅旗,歌聲陣陣,一片熱火朝天的會戰(zhàn)景象。”憶起往事,李宏偉的眸子亮了,“蘭新鐵路通車后,我們工段又奔赴烏魯木齊,接受了劈開妖魔山、建設烏魯木齊南站的任務。”
 
  李宏偉拿出一個墨綠色封面的硬皮日記本,里面是他當年寫的日記。其中有一首《告別故鄉(xiāng)》的詩這樣寫道:不忍告別故鄉(xiāng)/奶奶、鄉(xiāng)親和爹娘/含淚送出莊/已走很遠很遠的地方/我又止步回首再望/更加流淚斷腸/難邁步、登行程/為了遠大理想/為了開發(fā)邊疆/好男兒,志在四方。
 
  記者手記

  一個奇怪而又貼切的名字:新疆河南人
 
  在新疆生產(chǎn)建設兵團第八師、第七師采訪期間,記者不僅見到了很多1956年志愿到邊疆墾荒戍邊、保衛(wèi)祖國的軍墾老戰(zhàn)士,也見到了很多他們的后代,在當?shù)乇挥H切地稱為“兵團二代”、“兵團三代”的年輕河南人。這些年輕的河南人在自我介紹時,會告訴你“我是河南人,新疆河南人”。
 
  60年過去了,青絲變白發(fā),但軍墾老戰(zhàn)士的鄉(xiāng)音并未改變。說起老家河南,他們雙眼含淚?;貞浧甬斈昴弥F鍬,揮著砍土鏝墾荒造田的事兒,他們仿佛又回到了那轟轟烈烈的歲月,雙眸發(fā)亮。
 
  10年前,記者曾前往八師石河子市采訪,河南軍墾老戰(zhàn)士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:請轉告家鄉(xiāng)人,我們沒有給河南人丟臉!10年后的今天,記者在石河子、奎屯等地,聽到的最多的還是這句話。
 
 
標簽: 拖拉機手
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
 
更多>同類農(nóng)機資訊
推薦圖文
推薦農(nóng)機資訊
點擊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