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歡迎來到農機1688網!  |  官方微信
     手機版

咨詢熱線

18701651688

追趕豐收的腳步“鐵麥客”夫妻有苦有甜

   2017-06-13 洛陽晚報4410
核心提示:每到麥熟時節(jié),洛城周邊就會聚集大批像劉曉明這樣的“逐麥人”,他們多為夫妻檔,駕駛收割機穿梭在麥田中,被稱為“鐵麥客”夫妻。
    每到麥熟時節(jié),洛城周邊就會聚集大批像劉曉明這樣的“逐麥人”,他們多為夫妻檔,駕駛收割機穿梭在麥田中,被稱為“鐵麥客”夫妻。









 

    之前的連日陰雨,讓孟津縣小浪底鎮(zhèn)麥田旁“鐵麥客”的身影少了不少。日前,在該鎮(zhèn)馬屯村的幾畝麥田邊,一名個子不高的“莊稼漢”站在地旁,臉和胳膊曬得黢黑??粗锢镉行溩颖挥晁畨旱?,他心疼得連聲嘆氣。來往的人都以為,這是他家的麥地。

    “莊稼漢”名叫劉曉明,今年36歲,山西運城人,已連續(xù)8年來馬屯村收麥。每到麥熟時節(jié),洛城周邊就會聚集大批像劉曉明這樣的“逐麥人”,他們多為夫妻檔,駕駛收割機穿梭在麥田中,被稱為“鐵麥客”夫妻。

    40.6℃高溫,夫妻倆坐在“蒸籠”般的駕駛艙里連續(xù)工作


 

    記者初次見到劉曉明,是6月2日。大雨來臨前的夏日,天氣格外炎熱。臨近正午時分,太陽炙烤下的麥穗紋絲不動,劉曉明和老婆段麗駕駛著收割機在麥田中穿梭,轟鳴聲不斷,一茬一茬麥穗被“吞”進收割機。

    離地1.5米的收割機駕駛艙三面都是玻璃,陽光一曬,就成了熱氣騰騰的“蒸籠”。雖然加裝了空調,正頭頂上還有一臺風扇不停地扇,但劉曉明身上的短袖還是被汗水浸濕了,豆大的汗珠順著他的臉頰往下流。風扇一側的電子屏上,顯示著此時駕駛艙內的溫度:40.6℃。

    別人割一畝地20多分鐘,劉曉明夫妻倆卻要40多分鐘。劉曉明說,慢是為了低割,收割機過一遍,留下的麥茬兒都在10公分左右,這樣的高度最方便種莊稼。

    低割費機器,刀片要溜著地面,碰上鋼管、鐵絲,刀片就會被劃傷。在每次收割前,段麗用測量器丈量麥田面積時,都會順便清理一下田里的雜物,但雜物很難清干凈,她就坐上收割機,劉曉明駕駛機器,她幫著看地面的雜物。

    “天氣預報說后天有雨,這幾天我倆每天早上7點就到地里,中午不吃飯,割到晚上八九點再回去休息。”談話間,劉曉明總是心疼地說,老婆辛苦——大熱的天,車上車下跑,要防曬又擔心不透氣出濕疹,一整天都穿著春秋天的棉質長袖外套;換麥田時,還要跑在機器前引路,嗓子都喊啞了。

     20余天,夫妻倆一路與麥收時令賽跑

    麥農去開裝麥卡車的間隙,段麗麻利地爬下收割機,躲到樹蔭下乘涼,駕駛座上的劉曉明也推開了駕駛艙一側的車門——這是忙碌收割工作中,夫妻倆難得的休息時間。

    山西運城距洛陽約200公里,收割機跑得慢,要在路上走兩天多。上個月22日,劉曉明夫妻倆從家里出發(fā),先到伊川縣,那里山頂上的麥子熟得早,再一路順著到新安縣、孟津縣。8年間,他倆就像候鳥一般,每年都走著相同的路線,一路與麥收時令賽跑。

    每次出門收麥,劉曉明夫妻倆差不多要跟家里人分開20多天。出門的行李很簡單,每人3身換洗衣服,一床薄被褥。收割機白天收麥,晚上1平方米大小的駕駛艙就成了倆人的臨時住所,劉曉明睡駕駛座,段麗在駕駛艙的空地上鋪上被褥,湊合一晚。

    地方太小,劉曉明說,晚上腰疼都不敢翻身,怕吵醒老婆。

    萬余元收入,夫妻倆想留著給孩子上學用

    看劉曉明夫妻倆麥割得細致,麥田邊,不時有臨村、臨鎮(zhèn)的麥農叫倆人去收麥。一路過來,總有生意找上門,夫妻倆格外高興。忙時,夫妻倆每天能割六七十畝,每畝能收55元。不過,這么多天過去,夫妻倆只有萬余元的收入。劉曉明笑著說,還不都是因為老婆心軟,碰到家里困難的麥農,就不肯收錢。

    這話不假,馬屯村很多人都知道,前幾天,夫妻倆才剛免費幫村里一位80多歲的老人割了麥。老人的3個女兒都嫁到了外地,心疼莊稼地,老人不肯離開,在自家的1畝多地上種了小麥??蠢先艘粋€人收麥太可憐,夫妻倆就開著收割機到地里幫忙,忙完還不肯收錢。

    “看著可憐,能幫就幫一把吧。”段麗說,她和老公都在外打工,平時維持家用沒問題。出來收麥是想賺點兒“外快”,給倆孩子攢點兒學費。

    采訪結束時,記者問段麗:“明年還來嗎?”“來,有麥就肯定來。”段麗說,洛陽就像他們夫妻倆的第二個家,一年到頭不來一趟,會想。 
 
標簽: 麥收 麥客
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
 
更多>同類農機資訊
推薦圖文
推薦農機資訊
點擊排行